铜奔马 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⑰】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古人爱马,从朝廷到民间皆是如此。然而有一匹铜奔马,其意义已超越了一件普通的文物,它不仅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还曾多次登上中国邮票的封面。它,就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东汉时期的铜奔马。
走进甘肃省博物馆,这匹东汉神驹,仿佛正在飞驰,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它全身呈流线型,肌肉健硕有力。它的口、眼、鼻均张开,三足腾空而起,一足踏于飞鸟之上,在飞鸟回首惊顾的一刹那,它已超越流星般飞行的鸟向前而去。马的奔腾嘶鸣和风的呼啸犹在耳畔,这个风驰电掣的瞬间也被定格成永恒。
“以马作为题材的文物在汉代很常见,陶瓷的、铜的、木雕的都很多,但多为静态造型。用马踏飞鸟来表现马的迅疾,只有这一件。”谈及这匹独一无二的铜奔马,甘肃省博物馆馆长班睿骄傲地说。
铜奔马如何保持平衡?全身着力点集中于蹴蹑飞鸟的一足之上,巧妙利用飞鸟的躯体以及展开的双翅,扩大了着地面积,稳定了重心,准确地把握了力学原理。同时,马腿内夹有铁芯以增强支撑力和强度,这些使得铜奔马越千年而伫立不倒。
铜奔马同侧两足向同一方向腾起,这种宛如“顺拐”的步伐暗藏玄机。“这种步伐叫对侧步,类似现在马术中的盛装舞步,在奔跑的马中通常看不到。”班睿介绍,1969年,铜奔马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地处河西走廊,对侧步的特征正是河西走马的真实写照。在凹凸不平的沙地上,通过马自身的左右摇摆,为丝路旅人缓解颠簸之苦。
2000多年后的今天,这匹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的铜奔马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大汉王朝。那条漫漫丝路上有连绵不绝的马蹄印,更留下了不被时光磨灭的恢宏气度和昂扬自信。
(本报记者 蔺紫鸥 尚杰)
爱配资-股票杠杆10倍-配资入门炒股-配资靠谱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