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构筑消费绿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圆桌会议中,多位嘉宾一同探讨链主企业在“三链”绿色转型中的探索之道与核心挑战。
正如ACCA中国公共事务总监钱毓益在开场发言中强调,“供应链的低碳优化、产业链的资源循环以及价值链的可持续创新,每一个环节都与绿色消费息息相关。”
她进一步指出,其核心要义在于如何将消费者的一次绿色选择变成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并推动可持续行为从个体行动发展为整个企业群体的共同实践。
“我们的供应链非常长,从食材的种植,食材的加工,物流运输,餐厅运营,到下游废弃物的管理等等。”麦当劳中国公关部副总裁金鑫解释道,其中,上游的农林牧渔领域减碳被视为“挑战最大的一个领域”。为此,麦当劳正积极探索“再生农业”概念,目标是“让我们的食材做到品质保持持续的好,另外一方面降低对环境污染”。
玛氏亚太区包装可持续负责人宗慧超表示,“目前,在中国的食品包装真正能回收的量不超过5%~10%”。以MM巧克力豆的塑料软包装为例,她解释道其“很难进入到我们的回收条,它最终的目的地会是焚烧厂”,点明了品牌方面临的回收体系瓶颈与责任压力。
玛氏投入巨大技术进行研发,“我们还在不断地投入一亿多美元的研发成本,持续改进包装回收问题。”宗慧超表示,玛氏两年前就开始把巧克力豆改为纸包装,第二年实现了MM巧克力豆全线纸包装的切换。此外,玛氏还通过“软塑新生”项目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成功回收了一万吨难以处理的软塑包装。
除了重量级的环保黑科技,金鑫分享了看似平凡但高效的数字化实践:“麦当劳从几年前做了非常多的餐厅数据采集,其中一个采集就是不同设备的用电量。”通过建立模型对比预估与实际用电,系统能迅速发现异常,发出警报并指导调整。这套“并不是高科技的系统”带来了“近两位数的能耗节省”,既降低电费成本也实现有效减排。
华住集团运营副总裁邓苗则强调了从源头设计入手降本增效的策略。其最新酒店版本采用“模组化的设计,模组化的营建”,实现了成本降低15%、工期缩短30%、建筑垃圾减少40%。在运营环节,华住还广泛使用可降解材料,如梳子、牙刷、垃圾桶,并通过数字化的系统进行节水、能耗管理。邓苗特别强调了要关注员工体验,如在降塑过程中优化清洁工具设计以提升效率。
更进一步的,让企业的绿色承诺转化为消费者的理解、认同和行动,是完成“三链”绿色闭环的关键一跃。邓苗介绍,华住在自有APP上推出“绿色住”产品,鼓励客人“自带洗漱用品”,并在入住时选择“免打扫”,通过微小善心改变环境。为激励参与,华住还给消费者奖励绿色环保的积分,此活动受到消费者的显著欢迎,特别是年轻住客积极拥抱ESG倡议。
爱配资-股票杠杆10倍-配资入门炒股-配资靠谱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